教具决赛邀请函已送达,请注意查收!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新闻2021-03-13 20:46:5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比赛简介
教具制作大赛,即制作教具的比赛。大赛将动脑、动手、动口三者结合,磨练师范技能,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除去直观可触的实体教具外,为适应时代发展与课堂多媒体化的趋势、克服传统的手工教具的不足,本届比赛沿袭改革趋势,分设虚拟组。
实体组
(1)哗啦啦啦
教具的设计从高中地理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为目标,用动态的实验来模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创新知识呈现,推动育人方式改变。此教具是水循环过程简单完整的缩放,开阔立体,能够培养学生空间感;真实可感,可增添课堂趣味;流体动态,实操与交互性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实验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提高探索与思考能力。
(2)吃饭第一名队
你,是否还在为学不好三大岩石转变知识而感到烦恼?那么本作品来啦!本作品奉行绿色环保的理念,用泡沫、纸箱等回收材料制作,通过碎泡沫模拟火山的喷发以及河流的流水侵蚀,展现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转化。通过可移动的泡沫演示沉积岩的地面抬升和沉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巩固学科知识。
(3)棋开得胜
在福建土楼景观立体书上制作出福建土楼的立体剖面(需翻开),关于土楼力隔间中的功能和作业需学生通过纸质手电筒移动发现;每本立体书对应一条路线,每条路线三个景观点,而学生需要带着对应的任务卡在立体书中寻找线索,打开机关发现与探究景观背后体现的地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这些景观自身的特征及其功能作用和形成因素各有不同,根据不同侧重点,设置小机关-走马灯,如下图的内蒙古传统民居-蒙古包,用走马灯展现其可拆线,适宜游牧生活的生活图景。
(4)魔仙队
探秘西南喀斯特
“十四亿万年前,这里是茫茫的大海,而今的这里,是石与山的家乡。”常见的喀斯特地貌是课本上的地貌示意图或者现实生活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照片。本教具模拟再现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使常见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洞等)变为一个相对完整和抽象的整体,更加直观地展示喀斯特各类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征。除此之外,教师可配合“人工降雨”和可溶性软陶泥来模拟可溶性岩石侵蚀沉积的过程,展现水文、地貌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5)探索人文队
大家好,我们的教具是中国行政区趣味拼图。其中的精美插图,包括山川湖海、古今建筑、历史文化遗迹,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游览各个省份的著名景点,感受中国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并且,我们通过小组竞赛,比较学生拼趣味拼图及匹配对应简称和行政中心所需时间长短的形式,让学生准确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形状及在祖国的位置。
(6)千军万马队
《地球运动的意义—多功能教学演示仪》自制教具,立足学科,注重学情,知识覆盖面广,实用性强,适用于初中与高中年级,多方面覆盖地球运动知识,轻松掌握区时地方时计算与日期换算,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及其变化,学会认知太阳方位问题以及太阳视运动。教具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学习,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空间和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演示过程中可以有效安排教学内容的内容、难度、结构、呈现方式等,灵活简易。
(7)美少女战队
圈层结构:
可拆卸泡沫板以手动的方式了解圈层,可以戳到流动的软流层和外核哦~,翻开隐形小书亲自了解每个圈层的秘密~
地壳:
有橡皮泥手感的超轻粘土,捏出模拟地表形态,加以鲜艳的颜色,让它的外表变得丰富多彩!
火山喷发:
高锰酸钾和双氧水结合,让火山“真正”喷发!
(8)海洋奇缘队
本教具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以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为指导,制成风成地貌和海底地貌,该教具兼顾典型和创新。运用黏土,贴近原始地貌材料。教具可以直接触摸,并分解使用直观展现陆地和海洋多元景观,促使学生的感知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生认识到风蚀蘑菇、新月形沙丘等形态,从而确立自己的兴趣研究的方向。同时,我们加入海洋地貌,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具有一定的国家安全教育意义。
(9)竹叶多小队
该教具主要由模拟的地球、月球组成,具体的材料有泡沫球、铁丝等。在世界概图的基础上绘有24个时区,地球上较粗的铁丝在时间上代表正午十二点的同时,在空间上也代表了太阳的直射方向;与这条半圆铁丝对应的半圆为24点或0点,晨线和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分别代表6点和18点。基于此,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时区和区时的相关知识。另外,在此基础上为其增加一个月球,便可以用来讲解在一个朔望月周期内,月相的变化知识。
(10)幼儿园搓泥队
基于现实中夏威夷火山岛进行微缩,采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进行制作,抗逆性强,可重复使用,可持续性高。火山模型具体可感,相比起传统固态火山模型,我们的教具做到时空结合,更直观展现了火山喷发的过程。学生和老师通过亲手添加试剂,与度高,趣味性强,在时空层面上对火山喷发及其后续的影响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集火山地貌、圈层结构、内力作用、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多课标知识点于一体,使学生有更宏观全面的认识。
(11)开水白菜队
为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对黄土地貌形成直观记忆,我们制作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三维实景模型”。本教具展示了中游黄土高原的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区域发展问题,以及减少泥沙量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理解人地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和平小精灵
地形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辅以该实体教具进行教学演示,简洁实用且生动形象。该教具利用泡沫块制作多功能可伸缩地形模型,通过融合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知识点,改良了传统的等高线伸缩模型。其主要功能如下:模拟三种地形图绘制的原理和转换关系,有效呈现等高线基本特征;多视角观察等高线地形模型,形象地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动手操作伸缩模型,帮助学生建立从立体到平面的空间思维转换,增强学生学习地形图的兴趣和实践力。
虚拟组
(1)努力再努力队
地球形成以来已经过了46亿年,这么漫长的一段历史,知识点多且繁杂,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情境游戏型的教具就可以做到!游戏以学生被吸入一本记载有地球历史的魔法书为游戏背景,将地球的历史这一小节的内容贯穿于游戏当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回答问题,从而离开书本世界。这个过程中用文字和大量图像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构建不同时代地球表面的时空图像,寓教于乐。
(2)十天能速成c4d吗
《地形图》该教具借助unity进行开发,借助软件自带的地形系统自行建模,构建出包含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五种常见地形的方形生态圈,以不同纹理的地貌、植被岩石等增加建模真实感和美感,以第一人称交互视角引导学生在该地图中探索不同海拔的地形,并触发对相应地形的字幕介绍,使学生自由灵活的进行交互式学习,掌握知识。本次分别截取了教具局部建模展示以及软件操作界面。
(3)奇思妙想队
教具以3D动画模型的形式呈现沃克环流、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形成过程,建立空间联系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既可以在手机或电脑等中多角度旋转查看3D模型进行学习,又能辅助教师教学。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看图分析能力,激发自主观察学习、探究规律的科学研究精神,增强对全球气候及环境变化的忧患意识。
(4)洋流都队
小小一节洋流课程中涵盖了许多知识点:洋流的成因,洋流对沿岸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我们希望运用动画模拟洋流的成因过程以及海水运动过程中对人类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将静态的洋流图转变为动态的,将书本上的一大段话转变为可视可想象的动画,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于大尺度海水运动影响的重要性的理解。
(5)地学2加1队
厄尔尼诺、拉尼娜AR动态三维模型教具,运用AR技术展示动态、立体且生动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范围。通过多种交互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更为有趣的互动式教学。同时设置语音向导,有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加自主的巩固复习。
(6)好一个蜻蜓队
本作品为喀斯特地貌虚拟3D互动教具,学生可以对此模型进行放大、缩小与旋转来多角度观察喀斯特地貌。同时,本教具结合VR全景,通过详细的文字图片介绍与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识别与掌握喀斯特次级地貌的特点、了解形成过程。其次,本教具地貌模型高度模拟中尺度下的现实环境,教师可以结合教具讲解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本教具的地貌识别模块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野外地貌观察与识别中。
看完这么多内容
你是否也想到现场
看看生动教具
一睹选手风采呢
观赛信息来啦
观赛地址:第一课室大楼
西101(实体组)
西201(虚拟组)
时间:3月15日(周一)晚19:00
图文来源 | 各比赛队伍 地理科学学院学生会 靳紫溪 江炜
梁绮雯 陈卓熙 欧阳溁
执行编辑 | 地理科学学院信息中心深度编辑部 吴海涛
责任编辑 | 刘小红
审核 | 何雪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