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暨2021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党委2021-04-26 21:50:4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地理科学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暨2021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2021年4月22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晓、地理学院学院院长刘云刚分别以“学习红色校史,感悟精神力量”、“地理学的‘中国梦’”为题,为上百名学生代表上“思政第一课”。
黄荣晓书记带领师生回顾学校、学院的历史及党组织的发展历程。自建校以来,学校党组织经历了初创、发展、壮大和新时期的四个阶段。在新时期,学校党委一如既往秉承着“抓党建、促发展、创品牌、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党建“六项工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黄书记以曾昭璇老先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送上了精确的小比例地图帮助解放军更快了解广东地形、为解放军行动提供有效帮助的事迹为例,再以地科院2019届毕业生罗智华主动申请去墨脱县背崩乡服务为例,阐述了华师人薪传不灭的红色精神,勉励地科学子以脚踏实地、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与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不断取得进步。黄荣晓表示,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立足新征程新起点,把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全面掌握实践要求,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牢记初心使命,发挥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
刘云刚院长以辜鸿铭先生谈“中国人的精神”电影片段为引子,开启“地理研究有国界”这一话题。刘院长指出,各国地理环境有差异,故为“地”不同;在“地”不同的前提下每个国家发展阶段有差异,文化有差异,世界观和政治理念也有差异,故而“理”不同,因而地理学研究具有国别特征。相较于西方追求“霸道”、强调“拓地殖民”的地缘政治思想,中国传统地缘思想更侧重于维系“王道”、力求“治国安民”。随后,刘院长以库拉圈、曼陀罗体系和尼加拉体系为例,深刻阐述了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联系。刘院长指出: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是一门面向世界观形成的科学,它以人身外的世界为研究内容,运用以野外科学为本位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地,用脚思考,本质上就是研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更应秉承着“天下一家”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刘院长鼓励青年学子运用所学知识,将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联系起来,在干事创业、服务奉献中展现新作为,勇担时代使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听完黄荣晓书记、刘云刚院长朴实而饱含深情的思政第一课,同学们对于党史校史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华师红色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心怀地理人的中国梦,在追求真理的百年奋斗新征程中谱写青春诗篇。
黄荣晓书记讲述红色校史
刘云刚院长谈地理学的“中国梦”
文字 | 钟钰琪
摄影 | 地理科学学院信息中心视觉设计部 刘俊壕
杨思行 钟厢月
责任编辑 | 地理科学学院信息中心深度编辑部 江宣萱
审核 | 黄荣晓 何雪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