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通知公告2021-12-31 15:05:1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1. 专业定位
本专业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担 “广州市航空遥感飞行与彩虹外航片解译”、“雷州半岛干旱缺水问题解决途径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于2001年与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时为国内较早开设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2002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于2010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2010年,本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依托地理学优势学科的支撑,已建成具备本科和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级特色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历年就业率100%,稳居全校榜首。
本专业通过遥感卫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无人机低空传感器观测与获取地球时空信息,结合地理学、测绘学与计算机学技术手段,提供面向各领域部门的泛在位置信息服务。立足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广东大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人才:掌握地理学、现代测绘遥感学科、空间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促进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智能交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全球视野和面向国家战略的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创新型的地理信息技术与管理精英,为广东省各领域地理信息企业(包括各龙头企业,如华为/中海达/南方测绘等)提供专业人才。
2.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富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和测绘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熟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学校、科研机构及相关部门和企业从事地理信息的研究、教学、管理和应用工作,立足广东并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复合型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
3. 培养规格
(1)毕业要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素养,形成专业毕业要求如下,使学生能够:
① 奠定扎实的地理学、测绘学基本知识和素养,了解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② 掌握测绘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历史和趋势;
③ 掌握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理论和技术,能熟练使用基本仪器和软件;
④ 熟悉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能开展相关的应用实践;
⑤ 熟悉空间分析的理论和知识,能熟练运用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⑥ 具备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等知识和技能,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⑦ 参与地理野外实践以及专业实习活动,了解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实际工作环境;
⑧ 学会基本的专业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展示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⑨ 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⑩ 富有团队协作思想和技巧,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
⑪ 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能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⑫ 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富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追求。
(2)学制、毕业学分、毕业小时与授予学位类型
学制:学制4年,学习期限3-8 年。
毕业学分与小时:正式课程164.5学分+非正式课程40小时。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4. 课程体系
(1)专业核心课程:
测量学、地图学、GIS 概论、遥感概论、地理信息数据库、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GIS 空间分析、GIS 应用开发
(2)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 系列 |
课程类型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占毕业总 学分比例 |
学时 | 占毕业总学 时比例 |
周数 |
小时 |
正式 课程 |
通识教育 | 必修 | 32 | 19.5% | 808 | 28.6% | 2.5W | |
选修 | 10 | 6.1% | 160 | 5.7% | ||||
大类教育 | 必修 | 39 | 23.7% | 752 | 26.6% | |||
专业教育 | 必修 | 62.5 | 38.0% | 768 | 27.2% | 24W | ||
选修 | 21 | 12.8% | 336 | 11.9% | ||||
非正式课程 | 40H | |||||||
合计 | 164.5 | 100.0% | 2824 | 100.0% | 26.5W | 40H |
5. 师资队伍
地理信息科学系现有教师16人,94%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56%以上的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和进修经历。教授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1人,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副理事长1人。
6. 教学条件
基础实验室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遥感实验室
测量学实验室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地球空间信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江西庐山植物园理科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
鄂尔多斯地质地貌省级实践基地
雷州半岛省级实践教学基地
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校级实践教学基地
江门城市规划协会校级实践教学基地
广东翼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校级实践教学基地
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广东省天文学普及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广东省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科研机构及学科平台
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自然资源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智慧国土与旅游发展交叉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智慧国土与资源环境研究中心
地理行为与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旅游研究所
区域与城镇规划研究中心
港澳地理研究室
旅游规划乙级资质
土地规划甲级资质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1年经学校规划论证,在充分整合学院自然地理学实验室、流水地貌实验室、天文观测台、地面天气观测站、GIS实验室、城乡规划综合实验室、粒度分析实验室、元素分析实验室和第四纪年代学实验室等9大实验室系列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华南师范大学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5月,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9月,该中心又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306m2,已经形成了4大实验教学平台:地理环境实验教学平台、地理信息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和基础教育实验教学平台。
近年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师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近五年来,中心成员共承担了86项教学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27项,省部级项目32项;发表了360篇教学科研论文;获得国家级教学奖励3项,省级教学奖励4项,校级5项;承担教学研究课题31项,其中省部级教研项目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2篇;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教材4部,其中国家级立项教材两部和自编7个综设性实验指导材料。
本中心经过长期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南粤优秀教师等大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才。
广东省地球空间信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地球空间信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等4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教育,建设起步于2015年,2018年通过省教育厅评估认定。
中心由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组成,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下设GNSS实验室、GIS实验室、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天文观测台、元素分析实验室、自然地理实验室、粒度分析实验室、城乡规划实验室、气象站等共计9个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江西庐山植物园理科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鄂尔多斯地质地貌省级实践基地、雷州半岛省级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环境与信息科学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及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29家。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实验用房面积2331m2,校外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的室内场地规模约3000m2。中心拥有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热释/光释光仪、光谱分析仪、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粒度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及软件共计1689台套,设备原值达1837万元,设备完好率100%。
中心在“应用先进实验教学理念,构建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理念以及“以能力建设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逐步建设高水平的省级地球空间信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省天文学普及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本基地位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七楼,距离地面约30米,天文台包括有RT-II型折射式天文望远镜一台,属于固定式天文望远镜,物镜直径220mm,焦距2400mm。本望远镜安装于2005年,具有自动寻星和跟踪功能,通过望远镜的控制台,可以寻找太阳系内包括太阳、月球,以及除地球之外的其它行星,而对于恒星,则提供了多种寻星方式,包括,按恒星的中文名、西文名、SAO全星表、双星、变星、深空星体(梅氏星表)方式寻星。
望远镜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星图软件SkyMap Pro控制望远镜,实现模拟星空下的寻星,可在部分程度上取代当前较多使用的模拟星空环境,而且比后者具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
本望远镜具备与数码相机的接口,可以把数码相机安装在望远镜的目镜端,通过相机屏幕观察天体,调整好观测角度后,可以对观测的天体进行拍照。
更难得可贵的是,学院拥有珍贵的在广东发现的梅县陨铁和阳江陨石标本,其中陨铁标本重达300多公斤,在广东省首屈一指。它们都是与天文学密切相关的实物,在天文学知识的普及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天文台
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广东省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广东省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于2016年12月份获得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批准建设,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位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行政办公楼,是一家面向广东省内广大中小学生、大学新生的关于地理知识的科技教育基地。本科普基地的亮点是借助虚拟仿真手段从宏观上重塑地理事物或现象,从而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并加以原理解说使得中小学生更容易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这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直接、系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内部、外部情况,地球运转规律,认识我们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消除神秘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