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海洋文明的岭南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新闻2022-02-27 14:24:52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野外考察和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2021年11月22-24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以欧阳军老师为领队,王为、李海花、刘小红、冯雅茹为带队老师,组织了2018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和2018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71名本科生前往惠州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海洋文明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人文地理综合实习。
11月22日上午,师生乘坐大巴前往惠州,第一站为范和古村落。范和古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80多年历史,是广府、福佬、客家三大民系汇流的主要地方、聚居姓氏56个,有颇具规模的围屋4座、庙宇12座、古戏台3座、古祠多座,在这里,同学们领略了神圣与世俗的碰撞与融合。下午,师生们来到平海古城。平海古城同样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历来是海防重镇和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古城内有七口古井,称为“七星井”,水质随气候变化,雨季水淡,冬旱水咸,是古时候该地居民的重要水源。
范和古村落合影
11月23日白天,师生前往深汕特别合作区参观学习,深山特别合作区前身为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园,包含海丰县鹅埠、赤石、小漠、鲘门四镇,是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展厅,领略了合作区的整体布局及飞速发展。之后师生参观了位于赤石镇的乡村振兴研学教育基地基地,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师生们了解了该基地以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将村内空间有效利用,在尽量不破坏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了结构优化,同时,为村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带动更多关联产业的持续收入。从深汕特别合作区离开后,带着欧阳军老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们返回平海古城进行入户访谈调研,试图从居民口中了解该地村落的发展与变迁,晚上就调研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
11月24日上午,师生参观海龟保护区,在王为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知道了海龟选择此处产卵繁殖是砂质的原因。从海龟保护区出来后,师生登上双月湾观景台,俯瞰双月湾整体地貌,王为老师告诉同学们双月湾本质上是连岛湾,并详细说明了它的形成原理。下午,师生奔赴盐州岛,了解了该地的古法制盐工艺及现代盐业的衰落。之后,在欧阳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的红树林地貌及军队曾在当地村落居住的历史。在回程途中,在欧阳军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黄埠镇庞大的制鞋产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期三天的人文地理综合实习圆满落幕。这次人文地理综合实习以向海而生为主题,通过野外实习的形式,使同学们从经济、政治外交、历史文化及地形地貌几个方面领略了岭南的海洋文明,是一次不可多得实习经历。地理人,永远在路上!
视频剪辑 | 欧阳军
图文来源 | 欧阳军 冯雅茹 谢敬泽
初审 | 冯雅茹
复审 | 李海花
终审 | 刘云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