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研讨会”在华师举行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新闻2023-02-16 23:36:13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2022128日,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首次“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采用“腾讯会议直播+B站线上转播”的形式进行,会议邀请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地理暨教育研究会、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员会等10余家单位的17位专家代表参加,就粤港澳大湾区地理考察的教学实践与联合开展地理考察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共同建设大湾区地理实践教育协同发展绘制了蓝图。


66bc27d00b2c1b96b5d8d73cd7b2a7e9.png


本次“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研讨会”是对深化大湾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把大湾区打造为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以及内地与港澳教育全面合作发展的生动典范。突出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加强协同育人,突出高端引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携手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引育高地,突出互学互鉴,打造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枢纽。华南师范大学是大湾区地理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大湾区地理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与大湾区内的各大高校、地理学会和相关政府部门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本次研讨会的举行旨在进一步拓实大湾区地理学界在地理考察实践教学领域的基础,为未来深化协同育人的联合地理考察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云刚教授在致辞中介绍,开展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粤港澳三地高校教师及学生深入了解大湾区发展现况,在研讨过程中促进不同高校学者的思维碰撞,作为毗邻港澳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及学院教育研究和实践历史底蕴深厚,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华师将大力推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交流、建设与决策咨询服务、学术科研合作等工作,为深化粤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并倡议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融合粤港澳各地区特色教育资源,为建立更加紧密的协同育人合作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PART.1 

研讨会共分为三个节,第一节由刘云刚教授主持。澳门理工大学林发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鹏副教授、澳门旅游学院杨晶晶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钟晓兰副教授围绕粤港澳高校地理考察的教学实践做了四个报告的分享。澳门理工大学林发钦教授以“编写《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共同读本刍议”为主题作报告,表示期望教育界同仁通力合作编写一套共同读本,包含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公民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李鹏副教授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理考察》通识课建设中的成果,通识课围绕“大湾区的地理起源”、“大湾区治水”、“大湾区与国家安全”、“大湾区与经济全球化”、“大湾区文化多元性”、“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六个主题展开,并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开辟了“广州古城历史文化考察”、“粤港澳边境考察”和“粤港澳乡村考察”三条考察路线。澳门旅游学院杨晶晶副教授的分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疫情期间,许多内地学生选择澳门进行深造这一现象表示欣喜,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更能促进澳门与内地间的合作交流;其次,分析了澳门高校与内地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此部分主要结合澳门旅游学院《文化与遗产管理》课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在结尾部分解释不同点的存在与澳门的国际化氛围有关;最后指出,内地高校可以在未来将澳门的国际化特色融入考察设计中,实现湾区资源的整合,获得更好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钟晓兰副教授作了题为“面向GIS专业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实践”的报告,针对GIS专业特点和要求,改革传统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模式,从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过程及其需求分析,从虚拟实习、野外教学管理与数据采集分析、成果整理与评价三个阶段着手,探讨将GIS, GNSS, RS和三维可视化、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地理野外实习教学变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在点评环节,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翁时秀副教授指出,地理考察的实践教学是地理教育的重点内容,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是值得推广和响应的,符合地理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他建议对于联合实习的线路设计、具体实践任务等,不同高校之间应增加互动,深入研究,取长补短。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黄颖祚副教授对四个报告分享的地理考察的实践经验表示认同,并表示尽管澳门高校与内地高校存在着一些专业设置的不同,但对今后大湾区共同合作开展实践考察抱有强烈愿望,希望未来各高校通过探讨找准突破点,实现考察实践教学方面的深度合作。

 

PART.2

第二节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方远平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郭程轩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温小浩副教授、澳门地理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周慧心老师围绕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的展望分享了三个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郭程轩副教授以“大湾区海岸海岛地理生态科考教育与课程建设”为题,系统介绍了《大湾区地理生态:探秘之旅》课程的建设缘由、课程特色与基本理念、内容框架、资源与学习拓展、教学评价。课程立足于打造一门有温度的大湾区地理国情教育课程,遵循“立德树人”要求,实现立“懂国情、有情怀、会探索”之德,树“爱国家、爱乡土、爱环圳”之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温小浩副教授以“深圳大鹏半岛古火山与海岸地貌考察”为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大鹏新区水头沙英水管岭化石点,仙人石公园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地貌,杨梅坑-鹿嘴山庄徒步穿越大鹏半岛东涌-西涌观察海岸地貌等实践教学经验。澳门地理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周慧心老师以澳门地理考察实践经验分享—“以可持续城市发展”为题进行介绍,报告中首先解释了教育厅《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中“提倡议题研究,拓展地理方面的视野和求知方法”的具体内涵,随后,结合近几年澳门培正中学“高中地理日”活动内容,重点介绍中学地理如何落实文件要求。在点评环节,澳门城市大学王心副教授表示三个报告拓展了自身对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视野,内地高校课程中系统化的安排工作,对澳门大学某些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及课程户外教学建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期望结合汇报老师的实地科考活动经验,设计相关澳门课程,增强澳门高校对大湾区地理国情的理解;结合“一专多能”概念来提升学生野外求生技能和安全技能。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乐淮辉博士指出,当前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主要通过文字、视频内容来提升地理实践力;教师地理实践力亦普遍缺乏,而这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学生能力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希望未来能够将本次研讨会汇报的成果转换为中学在职教师的培训课程,纳入教师教研活动当中,从而提升在职教师的培训效果。

 

PART.3

第三节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鹏副教授主持,对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进行了自由讨论与总结。澳门科技大学唐娟副教授在听了此次研讨会报告内容后表示,大湾区的合作交流不应只在协议上体现,更应在实践过程中展示。认为本次研讨会基于高校联盟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对旅游、地理不同学科间的跨学科交流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开拓了自身对大尺度、多角度、多层次地理实践考察的认识,并对未来在不同高校间设立“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自然遗产旅游线路”、建立湾区“一程多站”为特点的考察内容表示强烈的期待。珠江水利委员会张广燕处长认为,此次研讨会对联合考察内容交流意义重大,而水文学作为地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引起了高校实践考察的关注。张广燕处长表示,珠江水利委员会愿为大湾区联合地理考察提供相关资源,希望能考察中在充分展示珠江独特的地理优势及文化优势,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李鹏副教授最后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是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举行的,是对未来开展线下实地考察进行的一次预备会,研讨会上来自粤港澳地区的多个高校都展示了自己前期在地理考察实践教学领域的基础和特色,也表示出对于开展联合地理考察活动的浓厚兴趣,地理考察活动不仅是深化大湾区地理教育领域协同育人的有效抓手,也是加强大湾区大学生及公民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方式,未来华南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化本次研讨会的成果,拓实联合地理考察的路线和基地建设,与大湾区内的高校、地理机构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积极促成粤港澳联合地理考察实践工作的落地与实施。

 

图文来源 李鹏

初审 | 万镕今 李鹏

复审 |    

终审 | 刘云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