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 张扬信仰的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专题教育2016-03-18 15:29:4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评论:0点击:收藏本文
《苦难辉煌》:金一南著;华艺出版社出版
钩沉历史 启迪现实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政党研究所副所长 周敬青
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金一南著《苦难辉煌》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画卷和一张张鲜活的历史人物面孔,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透过《苦难辉煌》所描述的那段“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恢弘壮阔”的历史,如何破译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成功密码?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精神支柱——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苦难辉煌》描述的那个时代,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梦想与道路错综交织,既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最容易破灭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光芒,不仅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辉煌的时候迸发出来,而且更在共产党人境遇最苦难、前途最艰险的时候迸发出来。作者金一南自评《苦难辉煌》:“我只是想让人们重新走进那段历史,真切目睹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更深地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进而追寻信仰的力量。”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迷失方向,在风险考验面前不发生动摇,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柱。
力量源泉——立党为公、革命为民。建党时期连路费都无着落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党,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的?金一南说:“没有中国的民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执政时期,“为什么人”的问题一直考验着党。革命,党面对的是为谁流血、为谁牺牲的考验;执政,党面对的是为谁掌权、为谁执政的考验。无论是作为革命党还是作为执政党,无论是“革命为民”还是“执政为民”,在“为民”这个根本点上是相通的。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靠的是民心所向、民力所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同样要靠这个政治优势。然而昨日的辉煌难不是今日再创辉煌的“护身符”,党时刻都要接受人民的选择。立党为公、革命为民、执政为民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政治智慧——审时度势、把握规律。回首党创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党对中国社会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始终贯穿其中。《苦难辉煌》分析当时世界发展的大势和20世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的征程。苦难与辉煌,伴随着90年的风雨征程;光荣与梦想,托起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当今,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出最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具体政策,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审时度势、把握规律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政治智慧。
我们要珍惜历史,以史为鉴,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党史研究不能局限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学术接近大众,是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渴望更多学者借鉴《苦难辉煌》,编写出有影响力的党史作品。
高度浓缩 绚丽多彩
中央文献研究室 王春明
《苦难辉煌》值得人们深入研读和仔细品味。第一,这是一部高度浓缩的革命史诗。《苦难辉煌》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中央红军长征前后的重大转折为切入点,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历尽苦难、创造辉煌的历程。它是高度浓缩的革命史诗,它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那段历史的真实、不朽,及其留给我们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思考。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历史就是经历了那段无法想象的苦难,才走出阴霾,扭转乾坤,踏上光明的征程。在那段苦难历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展示的雄才大略,激发出的信仰力量和人格魅力,无不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激奋和鼓舞。
第二,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苦难辉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因为作者站在战略思维的高度解读历史。对我方阵营,它深刻剖析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党和革命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党内不断发生的“左”右倾错误产生的根源和造成的巨大损失,剖析了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优长和局限。对敌方阵营,它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揭示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共产党人,疯狂“围剿”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建立独裁统治的本质。就是在这样错综复杂、十分艰险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迎来了光明前程。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情节,准确地述说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地探求和开创革命道路,用“分田分地真忙”和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依靠全党和全军将士的浴血奋斗,战胜了艰难险阻,迎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局面。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揭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谁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就拥护谁;谁引领时代潮流,历史就选择谁。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选择毛泽东为自己的领袖,也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深刻地刻画了许多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对于我们党的众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的描述,没有人为拔高,既表现他们众所周知的历史功绩,也简述他们的失误、错误和挫折,真实地再现他们在艰难探索和曲折坎坷中成熟的历程。对于敌人阵营人物的描述,也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没有脸谱化,他们对人民对国家有益之处该肯定就肯定,对人民对国家犯了罪的该鞭挞就鞭挞,使读者从国共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感受人心的向背,感受天平的倾斜。对像陈独秀、王明、张国焘、李德、汪精卫等这样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也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书中还描述了许多在党史教科书上难以找到的小人物。而对众多人物的描述,有的虽只有寥寥几行字,但却以其最有代表性的经历,或最精彩、最具鲜明个性的片断高度概括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些人物不论其是革命阵营的,还是敌对阵营的,也不论是流芳百世、光耀千秋的,还是罪恶累累、遗臭万年的,每个人的命运归宿都写得清清楚楚,每个人的形象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栩栩如生。
《苦难辉煌》是一首革命史诗,是一幅历史画卷,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为国家不懈奋斗的赞歌。
以战略思维解读党史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学科教授 罗永宽
新世纪以来的中共历史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在众多成果中,金一南所著《苦难辉煌》是论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著述中一部富蕴新论的佳作。作者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宏阔的战略思维和通体的历史意识,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探源辨流,在唯实的基础上重现当年历史,品鉴历史人物,体现出研究旨趣上的返本与开新。
《苦难辉煌》以战略思维解读中共早期历史,通过视域转换使得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置身苦斗的历史场景遽然放大,多维度地回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事关中国革命之火兴废继绝的问题。深化和拓新中共历史研究,首先应在研究中明确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毋庸讳言,此前一些党史论著多聚焦于我党内部,在研究中难免出现简单化、公式化或概念化的倾向,把纷繁复杂的中共历史简化或裁剪为党内阶级斗争史、路线斗争史和会议文件史,或充其量是国共争斗史,缺乏历史纵向性的透视和全景式鸟瞰。《苦难辉煌》则将战略思维贯注于研究之中,侧重探析中国共产党人在险恶的环境下,何以能够统揽全局,把握重点,顺应大势,着眼当下布局长远,以达到全局最佳效果的策略和艺术。
全书观照了各派军政力量的博弈及得失,对“五四”后苏俄在中国异军突起、影响剧增的缘由,对国际情势、列强对华政策作了细致探讨,素材引征广博,经纬交织万端,于移步换景之际道出历史本相,全景式地勾勒出那个血与火的峥嵘年代。若按谋篇布局寻绎,不难看出作者的落笔意蕴和着墨用心。中共早期这段苦难岁月的深刻意义,在于确立了以后勇于探险、铸就辉煌的方向。辉煌发端于苦难,苦难孕育着辉煌。这也是此书令人感慨动容之处。
以历史意识和人本理念,全书观照中共早期领导人物和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各派人物的群像,以敏锐的史家眼光捕捉与人物命运的历史戏剧性。在印证、比照不同人物的跌宕沉浮中,引导读者参悟蕴含其中的历史与人生、偶然与或然、光荣与梦想,既探寻到党的伟力之源,也评品出生命感悟。全书没有脸谱化、平面化的人物,没有简单而匆忙地对人物作出是非评判。正是这样一些神形兼备的各色人物,构成了历史画卷中的众生相,将颇具纵深感的历史维度融入人物形象之中,使我们在感叹人物性格即命运的同时,更为真切地触摸到历史脉动的节律和走势。正如书中所述:只有当那段激荡的岁月像天边白云一样远去,历史人物才能获得越来越趋近历史真实的评价。无疑,不是每一个体都能以不足百年的人生历程去辉映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共这组鲜活的人物群像做到了,所以他们没有湮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或被束之高阁,他们是活在人心中的历史和活在历史中的个人。
此外,拓新还体现在全书的言说方式上。中国近现代史的曲折进程是历史变化法则的展现,站在当下角度观之,阐释繁复纷乱的历史需突破单一研究方法和单向度视角的窠臼。作者秉笔直抒胸臆,张弛有度,一改一些党史类著作冗长沉闷、抽象论说的趋同文风,以洗练的语言秉持整体观念追溯历史,让厚重的历史、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说话,在述说中蕴含真知,于平实中透射灼见。作者深入到具体细节、特定场景和历史情境,探究散落在历史罅隙的事件和人物,使全书在不失学术品性的基调上平添清新宜人的可读性,激发思想共鸣,走出一条党史研究读物通俗化继而畅销的新路。
编者的话:《苦难辉煌》把中共早期的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是一部有新意的作品,文字生动易读。本报约请多位专家撰写评论文章,再次向读者推荐这本书。